大病救助申请是申请人需先向所在地乡镇政府提出大病医疗救助申请,并填写有关申请表格,提交申请材料后,由乡镇政府进行初审,并上报至区县民政部门审批,审批通过后,救助资金将直接发放至申请人指定账户。
1、大病救助申请步骤
1、筹备申请材料
医疗救助申请书:需详细说明病情、家庭经济情况及申请救助的原因。
身份证明:包含户口簿、申请救助人身份证等有效身份证件。
低保证明:如为城乡低收入家庭或最低生活保障对象,需提供低保证复印件。
医疗证明材料:包含住院发票、出院小结、转院证明、医疗诊断书、病历复印件等。这类材料需真实有效,以证明申请人的病情及医疗成本支出状况。
2、提交申请
申请人需将筹备好的申请材料提交至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的有关部门。这类部门可能包含社区、乡镇政府、民政部门或医疗保障部门等。具体提交地址需依据当地政策规定实行。
3、审核与公示
提交申请后,有关部门将对申请人的材料进行审核。审核过程中,或许会进行家访、调查核实等程序,以确保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审核通过后,拟救助对象名单将在所在村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一般为7天。公示期间如有异议,可向有关部门提出。
4、发放救助款
公示无异议后,有关部门将根据政策规定向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发放救助款。救助款的发放方法可能因区域而异,有些区域可能直接打入申请人的银行账户,有些区域则可能通过现金发放等方法进行。
2、大病救助申请条件
1、患有重大疾病:申请人或其家庭成员需要患有重大疾病,且病情需达到当地规定的紧急程度。这是大病救助申请的基本首要条件。大病救助一般针对的是一些治疗成本高昂、病情紧急的疾病,如恶性肿瘤、白血病、尿毒症等。
2、家庭经济情况符合标准:申请人的家庭经济情况需符合当地规定的低收入或贫困标准。这一般涉及申请人的收入、财产情况与家庭成员的经济状况等原因。具体来讲,可能包含农村五保对象、城镇无劳动能力且无经济收入来源的职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等。
3、参加基本医保:申请人需已经参加基本医保,并按规定进行了基本医保报销。这是为了确保申请人已经通过基本医保途径获得了部分医疗成本的补偿,从而减轻大病救助的负担。
4、其他特定条件:除去上述基本条件外,不同区域可能还设有其他特定的申请条件。比如,有的区域可能需要申请人需要是当地户籍居民,提供特定的医疗证明和成本票据等。
3、大病救助去什么地方申请
大病救助的申请地址一般依据申请人的户籍或居住地确定。具体来讲,申请人可以向以下地址提出申请:
1、社区:向户籍所在地的社区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慈善救助大病病人申请表》或有关救助申请表。同时,提交有关证明材料以供审核。
2、乡镇政府:对于农村区域或未设立社区的区域,申请人可以向所在地乡镇政府提出申请。申请步骤与向社区申请类似,需填写有关申请表并提交证明材料。
3、民政部门:民政部门是大病救助的主要管理部门之一。申请人可以向户籍所在地的民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有关证明材料。民政部门将根据政策规定对申请进行审核和审批。
4、医疗保障部门:对于部分社会困难家庭,可能需要由单位或居委会开具收入证明后,到户籍所在地的医疗保障部门进行申请。医疗保障部门将依据申请人的病情、医疗成本支出及家庭经济情况等原因进行综合评估,并决定是不是给予救助。
法律依据:
《社会救助暂行方法》第九条
国家对一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情况规定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
《特困职员认定方法》第十条
申请特困职员救助供养,应当由本人向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本人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民委员会或者别人代为提出申请。
申请材料主要包含本人有效身份证明,劳动能力、生活来源、财产情况与赡养、抚养、扶养状况的书面声明,承诺所提供信息真实、完整的承诺书,残疾人应当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
申请人及其法概念务人应当履行授权核查家庭经济情况的有关手续。
:未经授权,转载需要注明本站出处链接,不然将追究法律责任,日前有不法分子紧急侵犯本站权益,已走法律程序!